<code id="oiqky"></code><center id="oiqky"><small id="oiqky"></small></center>
<center id="oiqky"></center>
<optgroup id="oiqky"><div id="oiqky"></div></optgroup><center id="oiqky"></center>
<noscript id="oiqky"><wbr id="oiqky"></wbr></noscript>
<center id="oiqky"></center><center id="oiqky"></center>
<optgroup id="oiqky"></optgroup>
<optgroup id="oiqky"></optgroup>
<center id="oiqky"></center>
<optgroup id="oiqky"><wbr id="oiqky"></wbr></optgroup><noscript id="oiqky"><tr id="oiqky"></tr></noscript>

生活百科網

生活小常識
分享生活百科實用指南
生活小常識-生活百科全書,生活小竅門,生活新鮮事

分析師預計將釋放超百億資金,會帶來哪些影響?

更新時間:2023-04-13 23:39:47瀏覽:

分析師預計將釋放超百億資金,會帶來哪些影響?
 

4月7日,券商板塊盤中異動拉起,尾盤漲幅回落。截至當日收盤,中金公司漲超5%,東方證券漲超3%,信達證券、華鑫股份、興業證券等券商跟漲。證券ETF華安漲8.65%。

華南地區某非銀首席分析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本次下調后,預計將為行業釋放一百多億的資金。”

該分析師表示,券商緩解流動性壓力后,更有利于去服務實體經濟,從而提升股東回報。

還有業內人士告訴新聞記者:“1%的下調相對于券商的體量來說并不明顯,資金釋放后的使用效果如何仍需要進一步觀察。”

股票類結算備付金可以理解為券商開展此類業務的“資金擔保”,在交易時,券商需要在中國結算先繳納一筆資金。券商在辦理自營、經紀等不同業務結算時,均需要設立不同的資金交收賬戶。

業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結算備付金比例的調低可以等同于銀行業“降準”,有助于鼓勵結算參與人及客戶盡早完成資金交收,提升券商資金使用效率。

此前,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已多次下調,2019年12月,首次修訂的《結算備付金管理辦法(2019年修訂版)》正式實施,中國結算將股票類業務的最低結算備付金比例由20%下調至18%。

2022年4月,中國結算表示,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金融委專題會議精神,降低市場資金成本,服務實體經濟健康發展,中國結算配合正在推進的貨銀對付(DVP)改革,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自18%調降至16%。

值得關注的是,降低結算備付金是貨銀對付(DVP)改革的配套措施,本次最低備用金下調,意味著貨銀對付改革的近一步平穩落地。

貨銀對付制度通俗來說,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證券交易結算時證券交收和資金的交收同時完成,且不可撤銷。貨銀對付制度是全球證券結算系統普遍采用的重要原則。

2022年1月14日,中國證監會表示,啟動貨銀對付改革,并就擬修訂的《證券登記結算管理辦法》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

貨銀對付改革的亮點便是對自營和托管業務建立證券交收與資金交收之間的關聯,明確違約處置安排。

改革后,結算參與人T日日終資金不足額的,中國結算在辦理證券過戶的同時,將相應證券設置“可售交收鎖定”標識,代表相關證券仍處于交收過程中,后續各批次交收時,結算參與人資金足額的,則取消相應證券標識完成交收;T+1日日終資金仍不足額的,則對相應證券進行違約處置。

blued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