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3-29 16:55:44瀏覽:
最早是丁伯根(荷蘭經濟學家、首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研究相關的內部均衡、外部均衡所使用的政策數量,在追求總量平衡時,如果政策工具和政策目標不匹配,往往會產生南轅北轍,不均衡的現象,甚至產生與政策目標完全不一致的現象,這就是著名的丁伯根法則。后來,在丁伯根法則的基礎上,蒙代爾分配原則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
我們的目標有可能是一個方程組,工具就是方程組的未知數,因此方程組要有解,一個重要的基本原則是政策目標數不能超過工具的數量,這是通常講的方程有解的一個基本原則。后來蒙代爾分配原則不僅僅是工具和目標的數量匹配,同時還要有性質的匹配,我們追求宏觀經濟的增長和均衡,并不是簡單將某個工具給予某個部門,分解任務就能完成的,因為它有可能產生多重均衡,有可能在正反饋機制條件下偏離均衡,使政策工具的合成產生謬誤。
宏觀經濟學對這個問題研究非常多,今天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下,合成謬誤產生很重要的一點是“多部門癥”,五龍治水。宏觀經濟條件下,由于部門分層和多目標、多工具產生層層疊加,層層合成,最后導致矯枉過正。這里產生的表象是科層體系的分解和多層次化,但實際上來源于激勵體系沖突和信息失真上。
(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二十屆)二中全會、(今年)兩會期間,對于統一領導金融問題給出了更為明確的答案,這就是由中央集中統抓經濟、統抓金融,尤其是在金融監管上形成了統一監管的一種新型模式。這種模式很重要的一點在于,要克服“多部門癥”所帶來的合成謬誤,集中統一監管是很重要的解決方案。
在數字化時代,信息的不對稱,由于信息披露的充分和信息工具的現代化,得到了極大的克服,從而使傳統梯形管理模式更加直接更加垂直。尤其是過去圍繞房地產監管、混業監管問題,不同的功能分布到不同的部門,但是從實體經濟運行來講,它的主體就一個,因此產生了多目標、多部門、多工具,而實施主體是單一主體,從而導致合成謬誤。
要解決這個問題,(二十屆)二中全會給出的答案,就是要統籌黨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和全國政協四大部門,同時統籌中央與地方,結合十八大、十九大相關精神,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合署辦公,這幾個統籌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過去的宏觀治理體系,進一步優化了宏觀治理體系在目標形成體系的暢通性,以及相關信息傳遞的及時性,這是解決目前問題很重要的一個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