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4-03 09:17:18瀏覽:
【留下什么】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題記
童年是幼稚的,因為總想知道客人走后留下什么。在我的眼里是美食,但在父母的臉上是笑客,是連哼上幾天小曲的快樂和滿足。
時光如飛鳥,那么它走后留下了什么呢?它帶走了童年的歡聲笑語,留下我們最美最真的回憶,留下了成長的煩惱和不快,留下了父母眼角的刻痕,帶走了往日烏黑的頭發,更留下了對這群不長進的少年的嘆息,留下了望子成龍的期待和無奈。
太陽走后留下一絲溫暖在人間,蝴蝶飛去留下一個靚影在花旁,風過樹林留下一生樹葉在招搖,那我們留下了什么,不留痕嗎?
每個時代走過都會留下些信息。始皇走后后人說:看他多偉大,是他統一了中國,項羽走后留下了“西楚霸王”的美稱,留下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詩句,留下了“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思念與向往。武則天走后留下了“中國第一女皇”的美譽。那么我們走后留下了什么?就算我們只是無名小卒,就算我們不贊同“生的光榮死的偉大”的稱謂,但我們總該留下些東西。
留下那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不關事為別人還是為自己;留下曾經的輝煌,不關事激勵了自己還是對手;留下老師嘴角上揚的微笑,留下別人心目中美好的形象,留下成功時的淚水,留下奮斗時的汗水。
少年孔夫子就教我們“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我們應該抓緊這似箭的光陰,不要在太于在乎“付出”與“回報”之間的關系,不管是正比與反比,只要我們相信“付出”也是一種快樂。因為這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就算沒有回報,別人的心中也肯定會留下你的信息,是對你贊賞的笑臉,對你豪放、灑脫的向往。
送花于人,手有余香。花兒不惜把花蜜獻給蜜蜂,秋后它得到的便是豐收和喜悅;蠟燭不惜把自己的最后一滴淚獻給了光明,它得到的便是人們都它奉獻的肯定,更是對它奉獻精神的向往。
朋友,不要太在乎得失,請記住:送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