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3-21 09:25:47瀏覽:
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里講的是退休人員,不是像以往的報告里講的企業退休人員,預算報告里講得更明確,就是包括企業的,也包括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
這個過去是沒有的,“十二連調”包括了機關事業人員,現在把兩個方面統籌起來考慮,這是去年開始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制度改革之后的一個新進展。
過去是雙軌制,現在并軌了,這樣一來這個制度的公平性就更強。
今年為什么是漲6.5%?
公開資料顯示,此前11年,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是以每年至少10%的增幅上調。這是漲幅定為6.5%,是否合理?
對此,胡曉義分析了退休金增幅調整到6.5%的5點原因。
第一,經濟發展水平,去年GDP增幅是6.9%。
第二,財政的支付能力,去年全國一般性預算收入增長5.8%,增幅降低。
第三,物價水平,去年城鎮居民物價水平上漲比較溫和。
養老金上調,錢從哪里來?
據人社部統計,,我國企業離退休人數已達到8015萬人,即便不加上2015年退休的企業員工,按6.5%的增幅計,一年也要多出1375億多元的養老金。
“去年養老保險基金的總收入是2.7萬億元,總支出是2.3萬億元,當期結余3000多億元,累計結余是3.4萬億元。”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說。但各省份之間差異比較大,從長遠看,應對人口老齡化需要增強基金的持續發展能力。
我國的養老保險是“代際贍養”,也就是現在工作的人養已經退下來的人。一個需要加以應對的問題是,我國的贍養比正在逐步降低,原來是3.3:1,現在已經降到2.9:1,而且老齡化正在加速,形勢嚴峻。
全國政協委員司富春建議,我國應加快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現在我們是省級統籌,如果實行全國統籌,我們可以在更大范圍內調劑余缺、抵御風險。”他還建議,加快推進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實現保值增值。